各有关单位:
现将会议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主办单位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
北京理工大学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国防科技大学
哈尔滨工业大学
西北工业大学
二、承办单位
北京理工大学
固体动力管理与安全技术创新中心
三、支持单位
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
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
四、支持期刊:
《机械工程前沿》(中国工程院院办期刊 SCI 检索)
《火箭推进》(中文核心期刊)
《固体火箭技术》(中文核心期刊)
五、征文范围:
航空、航天推进各技术领域相关专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、技术进展和创新思路,发展战略,内外部发展环境分析,前沿与颠覆性技术,以及空天推进融合创新发展途径等。学科方向包括:发动机流体多相耦合流动、传热与热力耦合、高效稳定燃烧、结构强度与振动、气动热力学、转子动力学、材料与制造、健康管理与寿命、重复使用、智能化等。空天推进相关技术领域:
1.固体动力技术;
2.液体动力技术;
3.航空发动机技术;
4.吸气式动力技术;
5.组合循环动力技术;
6.特种与新型推进技术;
7.空天推进重复使用技术;
8.空间飞行器动力能源生保一体化技术;
9.微型飞行器、无人机动力技术;
10.材料、工艺与制造技术;
11.测控与试验技术;
12.新概念推进与绿色动力技术;
13.推进剂与火工品技术;
14.其他;
六、征文要求:
1.论文须与会议议题相符,概念清楚,观点鲜明,理论和技术水平高,说服力强,数据可靠,图表清晰,言简意赅;已在公开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不在征文之列,论文如涉及到知识产权纠纷,责任由论文作者自负。
2.论文摘要字数 150-300 字为宜,研究性论文全文一般不超过 5000 字,综述性论文一般不超过 8000 字。
3.论文需进行非密化处理,应不涉及型号、技术秘密,投稿时须附单位出具的不涉密证明文件,无不涉密证明文件的论文不予受理。
4.本次会议录用稿件收录到会议论文集,其中获评优秀论文将推荐至《机械工程前沿》、《火箭推进》、《固体火箭技术》等学术期刊发表。
5.稿件请注明作者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、学位、职务 (称)、研究方向、单位、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。
6.请于 2024 年4月10日之前提交: (a) 按论文格式要求 (写作模板见附件1) 撰写的全文电子文档 (Word) 及论文不涉密证明文件扫描件:(b) 论文不涉密证明文件纸件(邮寄或传真)。投稿邮箱:kttj2024@126.com,用于接收论文摘要和全文的投稿,以及保密审查表的提交,进行收稿成功的邮件回复。文档命名:单位-第一作者-论文名称,投稿邮件主题请注明“空天推进技术论坛投稿”。纸质材料邮寄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,宇航学院,章喆收,电话 18811558726,邮编 100081。
七、论文格式要求:
1、论文内容应包括:题目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单位、单位地址与邮编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
2、纸张:A4
3、页面设置:左边距3.0cm 右边距2.7cm
上边距3.0cm 下边距2.0cm
4、行间距:单倍行距
论文撰写格式、字体要求:
论文标题(居中 小二号黑体)
(空一行)
作者姓名(居中 四号宋体)
单位、通信地址、邮编(居中 五号宋体)
(空一行)
摘要(五号黑体字):xxxxxx 300字以内(五号楷体)
关键词(五号黑体字): xxxxx(五号楷体),关键词不少于3个
(空一行)
正文(单行)
标题:(五号黑体)
正文:(五号宋体)
正文分三级标题,第一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,2,….排序,第二级用1.1,1.2,….排序,第三级用1.1.1,1.1.2,….排序,引言用0(阿拉伯数字的零)作序号
文中图表要求随文排,图表标题(小五号宋体),图表中标注(六号宋体)
参考文献(五号黑体)
文献(五号楷体)
(参考文献标准请参阅GB/T7714-2005,所引文献必须是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文章、论著。)
八、会议组织联系方式:
北京理工大学:
章 喆 18811558726
黄天坤 15810536221
武志文 13810994772
航天翰文:
郭雨晴 15101595212(会议注册、收费等)